案例

发布时间:2011-09-07浏览次数:3464

案例一: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案例材料:

19世纪 30 40 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发生了三大著名的工人运动。那就是法国里昂纺织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起义。

政府军在里昂镇压工人起义,1831 10 月,里昂 6000 多工人游行示威,要求增加工资,但遭到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无理拒绝。工人们喊出了响亮的战斗口号:“不能劳动而生,就要战斗而死!”11月下旬,他们发动起义,一度占领了里昂。1834 4 月,里昂工人再次起义,明确提出了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的政治口号,使起义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质。

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1836年到 1848 年,英国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宪章运动。英国工人制定了政治纲领,叫做《人民宪章》,中心内容是要求取得普选权,使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运动从伦敦开始,迅速遍及英国。这次运动经历了 3 次高潮,每次都有上百万工人参加,波浪起伏地持续了 12 年之久。它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的政治斗争,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的 3000 多纺织工人,为反对封建主、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拿起武器斗争,他们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同前来镇压的反动军队展开了搏斗。

案例问题:

1、三大工人运动反映了什么背景?

2、宪章运动的内涵式什么?

3、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案例分析:

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日益尖锐。三大工人运动虽然都遭到了镇压,却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了使自己的目标更明确,方法更科学,无产阶级迫切希望得到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正是适应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创立的。

2宪章运动的群众集会,1836年到 1848 年,英国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宪章运动。英国工人制定了政治纲领,叫做《人民宪章》,中心内容是要求取得普选权,使工人有机会参与国家管理。

3 三大工人运动的新特点,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工人斗争的丰富经验,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也使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成为可能;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则从反面提出了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迫切要求。

 

 

 

 

 

 

 

 

 

 

 

 

 

 

 

 

 

 

 

 

 

 

 

 

 

 

 

 

 

 

 

 

 

 

 

 

 

案例二:  西方发达国家三大差别正逐渐消失

案例材料:

     目前,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外观来看,其差别已越来越小,有的已经基本消除。在这些围家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农舍院中停着高级轿车,电话、联网电脑、彩电、冰箱、自动燃油锅炉等已相当普及。工人和农民之间的生活质量和人的素质等方面的差别也基本消失。例如,美国、加拿大及西、北欧的农民大多摆脱了愚昧、落后和贫穷状态,他们中多数是大学毕业,有的还有农艺师、教授等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农业生产不仅已经机械化,而且和工业、科技以及城市经济相连结。1998年,一位中国学者用一个月的时问走访美国农民,发现每家农户都拥有价值十多万美元的大型农业机械,拥有汽车、电话、电脑、电视、舒适的住房等物质生活条件,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一位叫杰克的农民在家里通过电脑网络获得各种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一位叫肯尼的农民不仅拥有几台大型收割机,每天还看芝加哥谷物交易所的市场行情,做期货套期保值,规避风险。在农业生产第一线,还有大量的农学博士、教授从事着农业技术开发、推广工作。在美国,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在人们的观念中大多消失了。中国这位学者曾就上述问题问过马里兰农业大学校长米勒先生,回答是,美国根本没有瞧不起农民的意识和观念。

案例问题:

1. 为什么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必须消灭三大差别?

2.如何认识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三大差别正逐渐消灭的现象?

3.这种趋势对共产主义的实现带来什么影响?

 

案例分析: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摆脱旧的社会分工强加于他们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克服旧的分工为每个人所造成的片面性,使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真正普遍性的个人所代替。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了自由地发挥和发展人的才能的手段,人们完全根据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而选择劳动的形式和种类,而过去把人类束缚在一定地区、一定行业的有差别的劳动必然消失。

2)西方国家三大差别正逐渐消失的事实,是建立在经济持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的。必须指出的是,当今西方发达的生产力仍然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局限,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还存在,三大差别就不可能完全消失。西方国家三大差别逐渐消失,这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的“新社会的因素”,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才能为其发展扫清障碍。

3)三大差别即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它们是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在阶级社会里,三大差别表现为剥削与被剥削、统治与被统治的对抗性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消除了它们之间的对抗性矛盾,但是三大差别仍然存在,社会主义国家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达到消灭三大差别,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案例三: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案例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发展,日趋规范:(1)中共中央就重大问题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政治协商已基本形成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或委托有关部门召开的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达150多次。(2)民主党派在人大、政协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目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有12万多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24万多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其中,有850人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9人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317人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6人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3)举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取得很大进展。目前,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担任副部长、副主任的有13人,在省一级担任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或助理的有27人,全国有近万名非中共人士在县以上政府和司法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此外,全国还有近5 000名非中共人士担任各级特约监察员、检察员、审计员、教育督导员和土地监察专员、税务监察员。(4)各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方面提出重大建议160多项,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提出重大建议2万多项,受到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不少建议被采纳。各民主党派参政党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体现,民主党派的参政意识也不断增强。

案例问题:

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点是什么?

2、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3、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如何进一步完善这一体制?

案例分析:

1我国的民主党派是历史上形成的,在我国革命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它们又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群众的代表。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是同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友党,在我国政治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我们绝不能实行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个优点。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对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2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权,广大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从这个意义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做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3)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加强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议,是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的重要内容。健全和疏通民主党派的参政渠道,进一步发挥其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

 

 

 

 

 

 

 

 

 

 

 

 

 

 

 

 

 

 

 

案例四:   人民圣殿教的悲剧

案例材料:

在南美洲的圭亚那,曾经发生了一次震惊世界的大惨案,920人集体自杀。这件事发生在1978年年11 18 日。自杀的是些什么人呢 ? 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呢 ? 原来, 他们是美国 “人民圣殿教”的教徒。这个教派创立于1953 年,教主叫琼斯。教徒们在教主的欺骗下来到圭亚那的一片森林中, 过着奴隶般的生活。这个教派有严厉而奇特的教规,入教时,每人得准备一份“自杀遗书”,要绝对服从教主的命令。教主经常向教徒们宣传世界未日即将来临,鼓吹自杀才是 “ 圣洁之死 ”, 并强迫教徒们进行集体自杀演习。美国众议员瑞安来此了解到这一教派的黑幕。琼斯下令杀害了瑞安及其随行记者, 然后召集教徒开会,宣布说 : 圭亚那的军队马上要开来了,“我们必须庄严死去” 。他下令教徒排好队, 每人领一小杯氢化物的果汁,饮毒自杀。有的教徒在饮毒的时说道:“今天我们都将倒下死去,但明天他(指教主)就会使我们复活。”琼斯最后也用手枪结果了自己的生命。

案例问题:

1.邪教和宗教有何区别?

2.如何认识宗教的本质和作用?

3.如何认识意识形态的作用?

案例分析:

1)人民圣殿教显然是邪教组织。邪教和宗教有本质的区别:邪教没有严密的理论体系,靠宣扬歪理邪说,欺名盗世,蛊惑人心,戕害生命,危害社会,分裂国家;宗教有一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奉行“爱国爱教,护国利民”,抑恶扬善,关怀众生。我们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对于邪教进行坚决打击和取缔。

2)宗教是笃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外部力量在人脑里的虚幻反映的观念支配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由一整套信条组成信仰,并由信仰产生的特殊感情体验为其主要特征。它以信仰和感情为意识内容,同宗教仪式、宗教组织等外部物质形式统一构成宗教的完整体系。

  (3)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总要对现实社会生活发生观念影响。意识形态的力量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作用表现出来,其作用媒介是社会主体及其实践活动。

 

 

 

案例五:   以苏为鉴

案例材料:

建国初期,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苏联党和国家对新中国则予以真诚的援助,而且苏联模式又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所以新中国在建设的许多方面,主要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照般了苏联的经验,采取了苏联模式。 “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成为当时响亮的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成为当时我国各族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但是,任何一种模式都是有局限性的,都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模式在这个国家可行,在另一个国家却未必可行。苏联模式也是如此。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生活的多样性,这种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也开始暴露出来。中国共产党比较早地认识到,建设道路不能照搬外国,从而开始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工作。

为了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成《论十大关系》,提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强调要“引以为戒”,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后来说:19564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又说: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比苏联、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这些论述表明,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贯穿《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指导思想。

案例问题:

1、上述案例主要涉及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

3、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思想的实质是什么?

案例分析:

1)案例反映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2)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是多样的,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3)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的命题,其实质就是号召人们打破对苏联的迷信,反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教条主义,其目的就是要根据本国情况,走出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提出的“以苏为鉴”的思想及其实践,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正是在毛泽东的倡导和带领下,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苏联模式,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热潮。这一探索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开端。

 

 

 

 

 

 

 

 

 

 

 

 

 

 

 

 

 

 

 

 

 

案例六:  哲人间的对话

案例材料:

马克思、黑格尔、萨特都是人类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是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无产阶级思想家,萨特则是20 世纪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他们在一次跨越时空的学术会议上碰面了。他们就共同关心的人的自由问题进行了交流。

萨特:两位长辈好,见到您们真是三生有幸。我想就自由问题向两位请教,在您们看来,人的自由的本质是什么?

黑格尔:人及其所处的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在人与人以及人与世界之间存在着许多对于人来说不能违背的联系,我们把它称为必然性,自由就是人对这些必然性的认识。人只有认识了这些必然性之后才是自由的。自由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萨特:您老的见解很深刻。不过您既然认为必然性是人不能违背的,自由又是人对这种必然性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人还有自由可言吗?在我看来,自由是不受任何外在力量限制的绝对化的东西。人的自由是意志选择的自由,意志的选择是绝对自主的,是无条件的,无限制的,人活动的外界的环境并不能限制人的自由。我认为,这才是自由的真谛。

马克思:萨特先生的见解很有趣。您认为人的自由就是指人的意志不受任何限制。但是人的自由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人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自由地选择吸毒,请问他是自由还是不自由呢?所以,世界上存在着人必须遵循的必然性。如果违背了这些必然性,人就会受到惩罚,人就是不自由的。所以,自由的前提是对这些必然性的认识。

黑格尔:看来,马克思先生的看法和我相同。

马克思:我和您的看法有相同之处,那就是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尽管我和您在对什么是必然性的看法上实际上也有不同,但就对自由的整个看法来说,我和您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我认为自由不仅仅只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而已,不仅仅只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世界和人的生活是客观的,说到这里我和您就完全不同了,自由是人在生活中认识了必然性之后又利用必然性去改造客观世界,使之符合人的目的和需要,为人服务。一句话,我认为,自由就是人对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如果自由不是为人服务的,那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萨特:看来我们三位的看法都不相同,不过今天我们已经达到了解各自思想的目的,具体的问题留待以后再深入探讨。谢谢两位。

案例问题:

1、上述案例主要涉及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结合上述案例简述自由王国和必然王国的含义。

   3、结合案例材料,谈谈对“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理解。

案例分析:

   1)上述案例主要涉及如何理解人的自由。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自由就是人类完全认识并摆脱了过去曾经长期束缚自己的必然性获得解放。从而人能够把自然和社会处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人成为人本身的主人,完全按照人的真实需要即人的全面发展来创造生活,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这才是真正人的生活和人的社会。

2)共产主义社会是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人获得彻底解放的社会,是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必然王国指人类受客观规律特别是自身创造的社会关系的支配和奴役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状态:人类摆脱了客观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关系和自身的主人,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飞跃的过程。必然王国相当于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类社会历史,自由王国相当于共产主义社会。

3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各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案例七:芝诺悖论

案例材料: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约公元前436年)是古希腊埃利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因提出关于运动的“芝诺悖论”而被亚里士多德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下面是“芝诺悖论”的两个命题:

“飞矢不动”。“如果每一件东西在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当的空间时是静止的,而飞着的东西在任何一定的霎间总是占据一个与它自身相等的空间,那么它就不能动了。”(《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3页)就是说,如果我们把箭由A点射到B点的这条线分割成无数个点,同时把AB点所需的时间也化为无数个“瞬间”,并使它们一一对应起来,我们就会发现,飞矢无非是此瞬间在此点,彼瞬间在彼点,即每一瞬间停在一点上,所以飞矢是不动的。

“二分法”。“运动不存在。因为位移事物在达到目的地之前必须先抵达一半处。”就是说,在你走完全程之前,你必须先走完全程的一半。要走完这一半,又要先走完这一半的一半,如此分割下去,一半又有一半,以至无穷,所以你永远也走不完全程。

案例问题:

1.      运用所学知识,揭示上述本案例中包含的错误观点。

2.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      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案例分析: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这种矛盾的连续产生和同时解决正好就是运动。”运动是连续性和间断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芝诺把运动的间断性绝对化了,否认了它的连续性,从而否定了运动的可能性。

2)辩证唯物主义把运动理解为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离开运动去考察物质,认为物质世界是静止的,即使有运动,也只是机械运动,否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设想存在不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没有的。运动一定要有运动的主体。唯心主义否认物质的客观存在,也就必然离开物质去看待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3)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能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则会陷入形而上学不变论的泥潭。在上述案例中,芝诺正是把静止绝对化,并以此否认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案例八:第谷和法拉第的终生憾事

案例材料: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与此类似,法拉第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

案例问题:

1、结合上述案例解释什么是感性认识,什么是理性认识。

2、结合案例分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3、结合案例阐述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案例分析: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在上述案例中,第谷和法拉第都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在上述案例中,开普勒和麦克斯韦的理论都属于理性认识的阶段。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第谷和法拉第所积累的大量感性认识,为开普勒和麦克斯韦获得的理性认识提供了基础,后者则是对前者的发展。

3)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第谷和法拉第虽然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但是却与真理失之交臂,原因就在于没有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案例九:  “各安其位”的日本

案例材料:

日本人对秩序和等级制的信赖方式同美国人对自由和平等的信仰一样,虽然这两种事物看上去如同南北两极一般。对美国人而言,将等级制度视为一种适当的社会机制非常困难;但日本人却笃信等级制度的作用,这是他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个整体概念的基础。因而我们只有对诸如家庭、国家、宗教及经济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一番描述,才有可能了解日本人对生活的看法。

  对于国际关系问题,日本人也采用审视国内问题的方式,也是从等级制的视角出发。在过去的十年间,他们一直将自己描绘于高居国际等级制度金字塔的顶端。但是,西方国家却取代了他们的这种地位。他们对现实的接受仍然是建立在等级观念的基础上。日本人的外交文件不断表明对这一观念的重视。在1940年日本签订的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前言中,日本政府声称:“大日本帝国政府、德国政府和意大利政府确信,保持永久和平的前提条件是各国都能获得自己适当的位置……”天皇在签订此条约后所发的诏书中再次提到了这一点。诏书中说:“努力在世界伸张正义、推动世界大同,这是我们皇祖的训谕,我们应当将此日夜铭记在心。当今世界危机四伏,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三国政府订立协定,希望早日消除祸乱,恢复和平。要使各国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让各国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是我们所肩负的重要历史责任。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实现该目标,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当天,日本大使向美国国务卿赫尔递交了一份明确的声明,其中一点写道:“……日本政府坚定不移的政策是……使各国都能在国际社会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日本政府不能容忍的是现有的、与日本的基本政策背道而驰的状况。”

这份声明是针对不久前赫尔的备忘录而发表的。赫尔在这份备忘录中强调了美国所尊重的几条最基本的原则,它们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与等级制度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同等重要。赫尔国务卿提出了四项原则,即:主权及领土完整不可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信赖国际合作及调解;平等的原则。这些原则是美国人信奉平等及不可侵犯权利精神中的主要内容。我们认为,不仅在国际关系中,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必须遵循同样的原则。对美国人而言,平等是追求一个更美好世界的基础,是最崇高和最富有道德意味的原则,对我们来说,它意味着拥有不受专制压迫、不受干涉、不受强制的自由,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权利,它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基本人权的基础。即使是在我们自己违反了这一原则的时候,我们依旧支持平等的力量;我们满怀义愤与等级制度作斗争

案例问题:

1、结合上述案例阐述社会意识的含义。

2、结合上述案例阐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3、结合上述案例阐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案例分析:

1)此案例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来看体现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日本的阶级制度本质上代表了日本社会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他们把这种意识通过各种手段的宣传在民众心中不断强化,使等级制度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2)这个案例还体现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日本在二战时期,社会存在的形态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而天皇制度却是与其社会存在不大相符的,当时已经算是一种傀儡,而天皇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却有如神般不可侵犯。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天皇制度就是一种继承,它既把西方的民主吸收进来,又继续继承着传统的制度,可见等级制度是日本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我认为,正是等级制度造成了日本的畸形社会,一个精神上等级森严却又经济发达的社会,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势变成生产力的桎梏,因此,等级观念的桎梏迟早要在经济上显现出来。

3)这个案例带给我如下一些启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世界的反映。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差异主要来自民族根源的不同以及物质生活的差异。日本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势,古代时学习我中华的大唐文化,近代又学习西方经济体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军国主义思想以及等级观念却一直没有被摒弃,可以说社会意识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社会存在。

 

 

 

案例十:   创造辉煌——发展才是硬道理

案例材料:

1992年1月29日,南行途中的邓小平来到珠江冰箱厂,当听说这个乡镇企业小厂在7年间,产量增加了16倍,排名全国第一,并出口到东南亚一些国家,他高兴地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发展,不发展就会受人欺负,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中国随后1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很少有人能相信,一位已经退休老人的一句话能够迅速地成为中国官方发展战略的核心,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天地。有关方面提供的数字显示,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当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

事实上,这句话也因为它的深刻和朴素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信念。来到中国城市的旅行者,往往都能看到各种醒目的标语牌,上面刷的就是这句话,表达着当地老百姓对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的强烈渴求。同时,政治教科书更是将其作为极其珍贵的真理,传授给求知的莘莘学子。

尽管这句话被广泛地引用在各种场合,但在1992年的春天,它却是有着严肃的针对性。作为当时那一幕的见证人,广州市政协主席、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回忆说,当时争论很多,气氛还比较紧张。有一个说法是,1991年有欧洲友人问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得到的回答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姓社”还是“姓资”,这位欧洲朋友据说对此哭笑不得。但在当时,这绝对是个天大的问题,“多一分外资企业,就多一分资本主义”等观念流行一时。  陈开枝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广东人非常焦虑,期待着有人出来讲讲。”

 于是,在1992年1月,以一个退休共产党员的身份,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了中国南方,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效果是显著的。当年邓小平视察的珠江冰箱厂经过12年的发展,已经更名为广东顺德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它生产的冰箱已经卖到了世界各地。据说,英国市场上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是这个当初的乡镇企业生产的。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科学发展观”,这一脉相承的发展理念正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案例问题:

1、上述案例反映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什么?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的理论品质。

3、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案例分析:

1)上述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案例表明,马克思主义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证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认识和创新也没有止境。

3)上述案例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采取的态度是: ①坚持基本原理;②反对教条主义;③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去不断指导我们的新的实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与时俱进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创新,而理论的创新又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要通过理论创新来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要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案例十一: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案例材料:

相继出现了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等,在东非还出现了长达八千公里的断裂谷。由于这样大规模的地壳运动,致使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又是怎样发展进化的呢?这些问题历来就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目前,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主要依赖于对古人类、各种猿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和遗物)的研究,以及对现在世界各地的人和猿猴类的各个方面进行的比较研究。

   在分类学上,现代人属于脊椎动物亚门的哺乳纲、灵长目。在灵长目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包括黑猩猩、猩猩、大猩猩和长臂猿)最相似。但是,人类也具有类人猿所没有的特征:如直立行走;能够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有发达的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解决困难;还有复杂的语言,可以进行交流等等。那么,人类与类人猿具有怎样的关系?人类是怎样起源的呢?

古人类学家认为在距今七八百万年以前,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古猿才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这个过程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

   在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范围的造山运动很活跃,是到了新生代的第四纪,气候变化加剧,出现了一系列的冰川期。在地形和气候巨大变化的影响下,原先一些连绵不断的森林逐渐变得稀疏,林中空地不断扩大,最终被稀树草原所取代。这时,生活在这里的一些古猿逐渐由树栖生活转到地面上生活,最终进化成人类;而留在森林中的那部分古猿则进化成了类人猿。

人类的祖先由树上下到空旷的地面上生活后,逐渐能够使用树枝和石块等来防御猛兽,或挖掘根茎等来食用。在这个过程中,古猿的身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由四肢行走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这一转变不仅增强了人类祖先的生存能力,也使他们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如身体重心下移、下肢骨增长、骨盆变短增宽、脊柱从弓状变为S形等。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基本结构特征都与两足直立行走有关。此外,两足直立行走还使人类祖先的前肢从用来行走和支持身体中完全解放出来,为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脑的进一步发展和增大创造了条件。两足直立行走的重要意义,使人类学家把是否具备这一条件作为人和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人类的祖先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早期人类制造的工具都是石器。这些石器常常与动物的遗骸和人为弄碎的骨头一起被发现,由此古人类学家推断,石器的出现与早期人类的狩猎和肉食行为密切相关。在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人类祖先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形成了人类社会。

案例问题:

 1.上述案例反映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什么?

     2.如何理解劳动创造了人?

     3.结合上述案例,说说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案例分析:

1)以上案例说明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

2)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在劳动中,猿进化成人,人类在劳动中形成了语言,并且结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所以说,劳动创造了人。

3)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又依赖于自然界。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

 

 

 

 

 

 

 

 

 

 

 

 

 

 

案例十二:关于热的本质的认识

案例材料:

人类对热本质的探索,很古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人们只能根据摩擦生热,冷暖转化等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直观地对热的本质作些朴素的猜测,如古希腊人认为热是由于物体运动而获得的。随着实践的发展,根据大量摩擦和碰撞生热的实践经验,人们认为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

英国的培根认为“热本身,热的本质精髓就是运动而不是别的。”法国的笛卡尔认为,热就是物质粒子的旋转运动。波义尔认为热就是由微小物质粒子的急速运动而产生。

18世纪,人们对热现象的认识,走上了一条曲折的道路。英国物理学家布莱克提出了系统的“热质说”,认为热就是一种没有重量,不可称量,不生不变,存在于一切物体之中的可以自由流动的特殊物质,物体的冷热是由热质的多少决定的。热的传导,如同流水由高到低流动着热质,热膨胀是热质注入所致,太阳光透镜聚焦生热,也是由于热质集中等,这种观点统治了上百年,甚至在1789年,拉瓦锡仍把热摆在化学元素表中,属气体元素。

越来越深入的实践,推动着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1797年,英国工程师伦福德,通过生产炮筒的实践,揭露了“热质说”的非科学性,证实了“热动说”的正确性,他发现了筒子屑温度升高,产生大量的热。认识到热是物质运动的表现,是机械功产生的热。这种转化是等效的。他还测定了当量关系的近似值。

  

 

 

 

 

 

 

 

1799年,戴维在伦福德的启示下,进行实验:使两块冰在真空中摩擦,而且使周围的温度低于实验设备和冰块的温度。结果,冰块溶化为水。这样,实践再次以事实驳斥了“热质说”。

19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动说”进一步完善,“热质说”终于破产。1842年,德国医生迈尔,经过对前人实践成果的研究和亲自实践,提出了能量转化守恒的思想。

案例问题:

1. 结合上述人类对热本质漫长的认识过程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结合上述案例说明认识运动的反复性。

3、结合上述案例阐述认识运动一般规律的具体内容。

案例分析:

1)热现象本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人类对它的正确认识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古希腊人们的认识是朴素的;到了18世纪,随着化学的发展,人们对热的认识又有了新的看法,即认为热是物质,热是一种燃素;这种学说持续上百年,伴随着机械工业高速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使用,人们又放弃了热质说,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热动说”。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还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人们对热的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从“热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到“热质说”再到“热动说”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可见,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达到全面的正确的程度,因为认识的手段在不断改进,认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人们的知识面在不断扩大,这样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完全有可能在反复认识中不断提高。这就是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的规律。

3)从人们对热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案例十三:产业革命的连锁反应

案例材料: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1733年,一个叫凯伊的机械师发明了一种能大大提高织布速度的装置——飞梭。为增加棉纱产量,1764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即“珍妮纺纱机”),把纺纱工效提高了很多倍。1769年,阿克来特制成水力纺纱机。1779年,克朗普顿结合以上两种纺纱机的优点,发明了“骡机”,完成了纺纱环节的革新。1785年,卡特赖特发明水力织布机,提高织布工效40倍。1771年和1791年,英国率先突破手工场的规模,分别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水力棉纺厂和织布厂。

随着机器的大量发明和使用,机器的动力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人力和畜力早已被淘汰,水力又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需要一种方便、实用、大功率的发动机。1782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使机械化生产冲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加快了产业革命的进程。各种各样以蒸汽为动力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机器的制造,又增加了对金属原料的需求,这就促成了冶金和采矿业的繁荣。机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生产出来的产品堆积如山需要及时运出,同时还要及时运进原料,这又给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制造轮船;1814年,史蒂芬森发明制造火车机车,实现了运输行业的突破。

案例问题: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如何最终确立的?

2.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特征是什么?

      3. 如何正确看待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案例分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经济上实现的产业革命,用近代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对上层建筑的彻底变革提出强烈要求,这就是:在政治上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用资产阶级政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权。17世纪中期和18世纪后半期,英、法等国先后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进而在资产阶级政权的帮助下,实现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空前大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是: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工人创造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用, 生产社会化, 资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3)我们不能只看到今天的差距还要看到过去的基础当前,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方面,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而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制度造成的。我们承认这种差距,但我们也在努力缩小它,事实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存在这种差距的领域已经越来越少了。

 

 

 

 

 

 

 

 

 

 

 

 

 

 

 

 

 

 

 

 

 

 

 

 

 

 

 

案例十四:   跨国公司

案例材料: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组织(简称“贸发会议”) 20029月发表《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 据该报告披露,主宰全球经济局面的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公司。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全球的跨国公司大约有6.5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拥有大约85万家国外分支机构。2001年,这些分支机构的雇员大约有5400万人,而在1990年只有2400万人。这些公司的销售额大约是19万亿美元,是2001年全球出口额的两倍多。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目前分别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110和全球出口量的13。如果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包、生产许可证发放、合同制造商等活动都考虑在内,那么,跨国公司占全球GDP的份额就会更高。遗憾的是,在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中,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只有5家。跨国公司数量多少及其核心竞争力强弱,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科技实力和产业结构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案例问题:

1. 跨国公司发展对东道国的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哪些?

2. 跨国公司发展对东道国不利的方面的有哪些?

3. 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案例分析:

1)跨国公司发展对东道国的积极的促进作用表现在:有助于补充东道国资金不足,共担资金风险;有利于促进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和发展,引进先进技术;有利于培养科技、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扩大就业,并有利于增加税收;有利于利用外资落后地区、落后部门的开发,克服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发展出口产品,赚取外汇。

2)跨国公司发展对东道国不利的方面表现在:大量外资引进,使一些国家的再生产过程对国外的依赖加深。因而容易受到国外市场的被动和一些国家经济周期的影响;有的国家对外企管理不善,缺乏必要的限制。使跨国公司流往母公司的利润和其它收入大大超过原投资,造成这些国家国际收支逆差,债务严重;有的跨国公司为了避免本国的公害规定,而进行“公害输出”;跨国公司将一些技术过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些产业往往不符合所在国需要,是一种装配性企业,缺乏产前产后联系,与所在国的经济脱节,是一种"孤岛型"工业,不利于东道国经济的发展;有的国家忽视对民族工业的扶植,使民族工业手到排挤,在竞争中处不利地位。

3)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0多年来我国同跨国公司合作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它对推进我国经济走向现代化具有以下积极影响:促进我国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补充我国资金不足,迅速形成规模经济的生产能力,增加了社会的有效供给;引进高新技术,推动我国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的提高;注意培训中方人员,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促进配套企业的生产协作,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建立现代化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基础产业及基础设施,并开拓部分产品的国际市场;国有老企业同跨国公司合资后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增加了财政收入;可以有效替代进口和扩大出口;有利于企业学习、应用、推广外国科学、经营管理经验和我国跨国公司的成长发展;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出于其本身利益考虑,愿促进其本国政府改善同中国的政治、经济关系等。

 但是也要看到,跨国公司来华投资,有可能出现这样一些弊端:跨国公司有其雄厚资金收购我国有企业,取得控股权,以它的商标替代我国原有国产商标,占领市场;有些跨国公司在同我谈判合资合同中,在转让技术商标上漫天要价,获取高额利润;有些跨国公司可能利用我国在条块侵害管理体制中的矛盾和空隙,逃避我国的管理(如举办国家限制的项目,污染环境等),损害我国的整体利益。

可以看出,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利大于弊,因此,对待跨国公司投资应采取积极鼓励的主动争取方针,制定各行业。吸收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和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案例十五:  金融资本家荷兰

案例材料:

荷兰共和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部,西边与北边是北海,人口1550万(1994年),土地面积41526平方公里,仅是北京市面积的2倍半,海拔最高321米,最低-6.7米。全国有40%的国土低于海平面。这样一个小国家却在十七世纪靠200万人口成为海上霸主。

荷兰政府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工具的更新、新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以保持本国航运业的优势。荷兰造船业久负盛名,许多国家向荷兰订购各种船只,俄国的彼得大帝曾两次到荷兰学习造船技术,并聘请一批造船师为俄国建立一支舰队。荷兰的船只卖给欧洲很多国家,直到17世纪末英国船只中还有1/4是荷兰建造的。随着大规模世界贸易的展开、保险业的兴起,荷兰造船厂设计了一种船身宽、船底平、货仓空间大的三桅船只,它装载量大、易于操纵,可以减少船员人数以降低运输费用。这种商船,体长快捷,代表着海上运输的一项重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荷兰还制造了一种坚固适合远航的船,这种船的船尾设炮座平台,可架大炮,这种武装商船可以有效地对付海盗。荷兰造船厂高度机械化,几乎一天就能生产一条船,这在那时是很了不起的。由于荷兰拥有世界一流的造船技术,并且不断进行技术革新,造船业十分发达。先进的造船业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海上商业民族,它为荷兰发展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荷兰独立前各省拥有的自身权利相当大,表现之一就是各省都有各省不同的币制。这为相互间的经济来往带来很大的不便。17世纪初,经过长期实践,荷兰盾成了一种通用标准硬币。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币制又重新陷入混乱。1681年到1694年,人们对币制进行了改革,采纳了经济最发达的荷兰省的建议,确定了标准货币和标准金币。各省的贸易又变得方便起来。

由于繁荣的经济,荷兰人开始了最早的银行制度。1609年世界上的第一个城市银行出现在阿姆斯特丹,也是意大利以外世界上的第一个近代银行。这个银行经营一般银行业务,最重要的是,它只支付真币。以政府信用作为银行存款的担保,只要存款还留在银行里,就不能附属于任何用途。银行储备非常大,以至于不会有任何支付不了的风险。这使该银行在18世纪频发的财政危机中成为最有价值的机构。该银行良好的信誉极大地推动了外国的商业。在多德雷赫特和米德尔堡于1616年、鹿特丹于1635年建立了类似的机构以后,荷兰成为欧洲汇兑业的中心,这种地位一直保持到18世纪后期汉堡和英格兰银行建立的时候。股份制和金融业的发展把广大居民的利益和海外贸易直接结合起来,荷兰全国从上到下各阶层都卷入海上贸易的大潮中。荷兰那样小小的国家成了“海上马车夫”这是荷兰称霸海上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

案例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3、如何看待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案例分析:

1)该案例涉及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的有关原理。荷兰依靠技术革新在造船业获得领先地位,进而实现海上霸主地位,可见,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荷兰在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基础相应有所变化之时,顺应国情对金融制度(上层建筑)进行改革,从而使上层建筑与变化着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可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

2)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次,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科学技术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案例十六:  汉武帝时期的改革

案例材料: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加强中央、特别是君主的权力,对官僚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有两项,一是在中央设立内朝和外朝;二是建立刺史制度对地方实行监察。

……汉武帝把原来属于丞相的一些主要权力转移到内朝的手中。“内朝”,也称“中朝”,与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内朝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皇帝的近侍之臣,如尚书令、给事中、侍中、常侍等官,他们本来官位很低,但由于在皇帝的身边,受到皇帝的信任,便被授予参与军国大事谋议的特权。另一部分是皇帝的亲信大臣,他们也被加上“侍中”的头衔,于是可以出入禁中,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从而掌握了朝廷中的实权。内朝处理重大军国事务,成为决策机构,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变成仅仅处理一般政务的机构。……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设立十三州刺史,对地方进行监察。……刺史监察的对象是郡国的地方长官以及强宗豪族,管的不是地方的老百姓,而是地方官。刺史的官秩等级只有六百石,而他所监察的对象却是两千石,官位低的可以管官位高的,因为刺史代表的是中央和皇权,与内朝官相类,主要是对皇帝负责,是皇帝对地方权力的监督、制约、限制,同时也是一种削弱。

……

他(汉武帝)在桑弘羊等一批兴利之臣、敛财之吏的帮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把社会上的钱财从私人工商业之手转入朝廷之手。这些措施包括:统一货币、盐铁官营、均输平准、酒类专卖等等,名堂之多,无出汉武帝之右者。

……汉武帝先后解除了私人和郡国的铸币权,由朝廷铸造统一的五铢钱,作为唯一合法的货币。

……公元前117年,武帝靠专制权力,强力将盐铁业由国家统一经营,将盐铁之利垄断在国家手里。

均输是在各个郡国设立均输官负责把该地方原来贡献给朝廷而朝廷又不需要的物品按照当地的市价折换成当地价格低廉的土产品,运到京师或缺乏这种物品的地方高价卖掉,将钱交与朝廷。……平准是在京师设立平准官,以各地输送的物品及工官所生产的产品为资本,政府垄断商品交易和控制物价,贵时卖,贱时买,这样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囤积居奇,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均输平准两项措施在缓解财政危机方面的作用时颇为明显的。

案例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怎样理解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如何看待汉武帝时期的改革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作用?

案例分析:

1)该案例涉及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原理。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规律作用的结果,不仅表现为通过革命实现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取代旧的社会制度,而且表现为通过改革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制度的变革。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2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在一定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又尚未激化到引起社会革命的程度时,需要依靠改革的途径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3上汉武帝时期的改革就是当时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就是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社会制度的变革。通过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汉武帝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时社会则依靠改革的途经或手段,来改变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案例十七:  屏幕上的“皇帝热”该降温

案例材料:

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皇帝之多堪称世界之最。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花名册上有名有姓的皇帝就有二自多个。

如今在电视屏幕上却办起了“皇帝展”。有不少的电视剧编导者热衷于皇帝题材,争先恐后地推出一部又一部皇帝戏。先是《末代皇帝》,后是《雍正皇帝》,接着是《戏说乾隆》、《唐明皇》、《朱元璋》、《秦始皇》、《康熙大帝》以及新近投拍的大型电视连续剧《武则天》,可谓一发不可收拾。好像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史上,除了皇帝以外,再没有值得赞颂的人。

正所谓古来圣贤皆寂寞,吟诗的李白没人拍,造纸的蔡伦没人理,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没人问,一代神医华佗没人写,编导者们却对皇帝这样痴迷,真有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况且,屏幕中出现的皇帝,要么风流倜傥,要么智勇过人,要么扶植艺术,要么爱护百姓。威严起来是天神,慈祥起来是圣母。不仅如此,导演在他的“阐述”中还要特别再加上一句:“皇帝也是人呵!

以天地为私物,以万民为私有的皇帝要是值得同情、值得称颂的话,那么小偷、强盗、杀人犯、吸血鬼为什么还要被人们唾弃呢?美国的电影编导们尚且把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斯拍得活灵活现,我们的电视剧编导们为什么要把正面的特写镜头一再对准皇上呢?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皇帝在人们心中不成为丑陋的人,民主与良知就没有地位。以推翻封建腐朽帝制为己任的孙中山先生有言:天下为公。一语道破皇帝们家天下的极端自私卑鄙。但愿屏幕中的皇帝热能够降降温。

案例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那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结合上述案例理解社会意识的含义。

3、怎样理解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案例分析:

1)该案例涉及到的重要理论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意识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以及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它们从各自不同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

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之中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正确而充分的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文化艺术产品的皇帝戏越拍越多、越演越热,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独立性的突出表现。一个民主国家,其重要的基础是老百姓健康的公民意识。皇帝戏热播在一定程度上渲染皇权崇拜,令人忧心。封建专制下的皇帝是惯用权谋的人物。有些皇帝戏却将帝王们美化为风流倜傥、智勇过人的完人,自然会混淆视听、颠倒黑白。有些电视剧甚至将戏中的皇帝描绘成了代表民族精神的英雄,而历史上真正的圣贤却成了黯淡无光的小人物,在一定程度上皇帝戏干扰了青少年人格的健康成长,案例中的老师和学生就是皇帝戏的受害者。

    本案例通过皇帝戏热播给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青少年培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阐明了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重要内容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使我们明确了要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赞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重大的贡献。       

 

      

 

 

 

 

 

 

 

 

 

 

 

案例十八: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变化

案例材料: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这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从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而且体现在经济发展出现一系列重大转变。研究分析这些重大转变,有利于明确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

  经济增长模式不断优化——从要素投入型增长逐渐转向效率改进型增长。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要素投入驱动的。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效率迅速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之前,初步显现出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的特征,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带来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是二元结构转换,即劳动力从低效率农业部门向高效率工业部门转移。1990年之后,效率改进型经济增长模式进一步形成,效率改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77%。带来效率改进的因素除了二元结构转换和体制改革激励,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由研发投入增加以及技术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和净效率提高。未来,应当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以及技术引进和吸收;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劳动力顺畅转移到高效率部门。

  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初步实现从传统农业大国向现代工业大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至1984年,改革的中心在农村,属于农业蓬勃发展时期,特征为农业部门产值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农业部门;第二阶段是从1985年至1991年,改革的中心转移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价格体制改革等改革措施出台,工业增长速度加快,同时农村乡镇企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第三阶段是从1992年至1999年,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外商投资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乡镇企业出现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加快;第四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我国经济进入平稳较快增长阶段,工业企业技术进步不断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融合,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能源产业、基础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从传统农业大国发展成为现代工业大国,完成了发达国家花费200年所走完的历程。未来,应当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建成现代化工业强国。

  区域经济趋于协调发展——从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向中西部梯度推进。从南方到北方的发展看,上世纪80年代,以建设深圳等经济特区为标志,珠江三角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个增长极;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增长极;2000年以后,环渤海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增长极,其中天津滨海新区被定位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这三个地区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在带动全国经济平衡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辐射作用。从东部到中西部的发展看,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沿海地区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到90年代后期,中央及时启动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世纪,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实施,东部也在迎来新跨越,我国正在步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未来,应当通过深化改革,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南方发达地区发挥其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从普遍贫困上升到总体小康。3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大致经过两个阶段:从1978年至1991年,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并于1990年前后基本达到温饱或有余;从1992年至今,城乡居民收入出现“爆炸式”增长,到2002年达到总体小康水平,现在正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换言之,虽然城乡都还有一部分贫困人口,但总体上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普遍贫穷、90年代的温饱有余,发展到现在的整体小康并迈向全面小康阶段。当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不是同步的,而是在提高中体现了差别。总体上说,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使我们摆脱了平均主义的束缚,形成了正向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收入分配不规范等问题。未来,在收入分配方面应在继续激励效率提高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解决城乡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

案例问题:

1、该案例涉及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理解。

3、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作用的理解。

案例分析:

1)该案例涉及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有关原理。

2)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再次,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在同一社会形态的发展中,社会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解决的。每一次成功的改革,都是对社会基本么矛盾的某一方面或某种程度的解决,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伟大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坚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远意义的重大变化,因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案例十九:  煤液化与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案例材料:

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我国煤液化及煤化工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以煤液化及煤化工的共性和关键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建设煤液化及煤化工技术和工业实验两个创新平台为中心,在煤间接液化、油电化联产、MTO/MTPGTL等六个研究方向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工作,旨在建设一流的煤液化及煤化工技术的研究基地、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学术交流及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液化及煤化工关键技术,推进我国煤液化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被誉为科研“金字招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向企业敞开大门,并把目光聚焦在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上,期望以此引导、带动一批企业长期投身科技创新,在兼顾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同时,发挥全行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入选的企业都经过了严格的筛选和专家评审。科技部还明确规定,企业应从事应用基础、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5年以上;掌握产业核心技术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近3年研发投入占年销售收入比例一般不低于5%;具备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设施等。

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大国,贫油、少气和相对富煤的能源结构,以煤炭液化生产的液体燃料替代石油供应将是必然的趋势。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是兖矿集团控股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研发公司,主要从事煤化工尤其是煤液化技术的研发,重点包括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化学反应器与化工工艺流程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自主开展煤制油技术研究多年,并成功地进行了中试,自主创新的煤液化及煤化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3年底,年产万吨煤制油工业试验装置建成,一次开车成功并连续运行近8个月,总体水平达到国际一流、国内第一,以此技术为基础的百万吨级煤间接液化制油工业示范装置正在积极的推进之中。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入选首批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进一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案例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那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怎样深入理解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3、怎样看待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案例分析:

1)该案例涉及“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的有关原理。新的科研成果——煤液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并提高在同行之间的竞争力,这样间接刺激了生产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表明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主要表现在:首先,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科学技术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科学技术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在当代,科技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许多新型科技造成了环境污染,违背社会基本伦理道德,也可能导致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因此,我们应该理智的应用科学技术,让它引导社会生产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我国是资源贫乏的大国,煤液化提高了煤的使用效率,帮助我国免去了许多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案例二十:  “圣西门的名言

案例材料:

1819年圣西门写了一篇短文,文中设想法国突然损失了三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手工业者。这一个假想如果真的变为现实,圣西门认为法国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就要面临一场灾难。

他又设想假如法国把科学、艺术和手工业方面 的这一切优秀人物都保存下来,而是不幸地失去了国王的兄弟、安古雷姆 公爵殿下、贝利公爵殿下等,同时还失去了一切高官显贵、一切国家参事、 一切负责做报告的议员、一切元帅、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甫、省长、各部的全体议员和全体法官,此外还有上万名的养尊处优的最大财主。圣西门说如果这一种假想成为现实,这些人物突然死亡只会给善良的法国人“懊丧”(出于人道主义),并不会因此 “给国家带来政治上的不幸”,而且法国人很多,补上空缺很容易,足以完成这些“大人物”承担的职务,会完成得比他们高明。

圣西门就因为写了这篇《寓言》,被控犯了诬蔑波旁王朝罪,后来才宣告他无罪。列宁对 这篇《寓言》很欣赏,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摘述了一段话,并标上“圣西门的名言”。

案例问题:

1、该案例中涉及了哪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你如何理解圣西门认为前一个假想如果变为现实,“法国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后一个假想成为现实,并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的不幸”?

3、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理解。

案例分析:

1)该案例首先涉及的一个重要原理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圣西门是用假想的方式来阐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他的前一个假想中所谈到的三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手工业者,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没有了这些人,圣西门认为“法国就要成为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以此证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相反,如果失去那些达官显贵,并不会“给国家带来政治的不幸”。

3)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变革社会制度、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